從離開了屏東市區,也就是這學期的開始,「為海而走」開始經歷了一段混亂的時光長達快一個半月。這段時光,健海天使剛結束,很多事還要收尾,而又要開始往前,但到了國境之南,確是離家最遠的一段路(海龍家住台北,老家在台中),每到了星期五,五到六個小時,坐車的那種疲累,反而比路上的行走還要困難。
這段時光,同時開始準備「海龍的換願咖啡」,大約從到內埔開始吧,我就常因為了一些「換願咖啡」的小事,來來回回屏東市區與內埔之後的學校,就這樣市區-內埔,市區-萬巒,市區-佳佐,市區-武潭的來來回回的,這段來回的路,有時搭便車,有時搭客運,很多時侯,心情會很低落,除了每位孩子的歡笑與老師的支持鼓勵外,是唯一可以讓人開心的事,但在這段時間,搭便車成功的機率幾乎高達九成,甚至還有深夜12點多搭到車的成功的經驗,但也在同時,內心體會到一件事------------「如果這一切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已方便,那能搭車成功的機率,一定沒有這麼順利,因此路上也開始會拿著一把尺,來看待自身心思的自利程度。」
路慢慢的離家愈來愈遠,但卻也慢慢的看到了國境之南的藍海,當正式進入南迴之時,那回家的路更是慢長,很多時後,身上的經費一上了車,就去了一大半,要再回到出發點,只好以搭便車的方式前行,這裡開始,有不少的原住民,每一位人都超好,也願意載你走一段很遠的路,不然那南迴的山路,光要再那來來回回的話,命少說要去了一大半。
進入了南迴,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,更體會山中小學的難處,從這裡開始,開始看到很多原住民的生活,一路上,不同的縣市,有給人不同的感受,而看著原住民的熱情,與原住民孩子的天真,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,當你人在山中時,你的生活完全很難用城市的心態去理解的,更大的落差是,這少說有一個月的時間,我在這山中與最先進的台北來回移動著,看著兩邊的樓房、人群、衣著與交通,內心有一段很難形容的差異存在在那裡,那樣的差異,在心中可說是一段不是這麼舒服的感覺,尤其是回到台北的那段時間,看著街頭上的人群,有時會想流淚,心中也更開始珍惜城市裡如此便利所得的一切簡單事物。在路上,對各式各樣的事,會聽到很多反對與贊成的聲音,不知為何,從這段路開始,我內心認知到一件事情----------不管你支持什麼與反對什麼,你都必須學會接受這個世界由你認同與不認同的一切所組成,少了任何一邊的一部份,這個世界的當下就不算存在。就算你有多麼的反對、不認同與批判,你都必須學會放下這一切心中的喜好厭惡,用一「不思」的心態看著這當下的一切與自心的喜好厭惡,事情才有改變的可能。而真正的改變,也永遠不是從外在中去尋找與開始的,而是從自心中的最深處開始進行的。
就在為海而走將由西部進入東部的東西轉換期,我那想家的心,可以說來到了最高點,也因東西部的學校比,是七比一,所以當下決定東部只主動先拜訪目前已走110所小學的7分之1,也就是15所小學,也因如此,每一段搭便車的路程就愈來愈長,但也卻愈來愈容易,很台東直達花蓮這段少說二百里的路程,幾乎是下了車就有車願意的情況,對每一位都說是舉手之勞的有緣人來說,這卻是無法說盡的感謝。
但當你來到一切都慢的東海岸,你卻清楚的發現,你那在西部繁快的腳步,卻沒有辦法慢下來,少說花了快一兩個星期的時間,才慢慢適應過來。有環島的人,也許都有這樣的感受,在路上,你的心境,會因所處的地方,有很多不同的轉變,尤其是東西部時,這點在「為海而走」由西轉東西,也在海龍的心境上,有明顯的感受,這也明確的傳達「健康海洋」一直要傳達的:「環境的健康與你我的身心健康,息息相關。」
一直到了花蓮,因為豐濱國中的張老師,在出發的一開始,就預約要出海了,所以一定要拜訪,在那待了三天,其中有一天是空的,那時的我,竟然有不能放空的心竟,我一人在張老師家,獨自的看著大海,心裡用心的觀看自身這「停不下來」的心態,我慢慢的學會停止,這麼長的一段時間,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沈澱,慢慢的,我就坐下張老師家靠窗的椅子,慢慢把開始到那時一路上的點點滴滴,整理在了簡報,也開始有能力跟更多的人分享所見到的一切。
也從這一刻開始,我深深體會,讓心停下來的重要性,並開始用心的去學習著這很巧妙難以說明的小習慣。
就這樣,我在我熱受的東海岸,並沒有停留很久,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吧,就進入了宜蘭,這本該慢步的地方,因想家與身上的經費,而忽忽的走過,但這裡卻讓我得到了很多,一至到年底的冬至,所有的一切在一場病中,產生最大的轉變,就之後再說吧!
最後想告訴大家:「家」是能量的光,讓人有持續不斷的動力勇往直前。學會珍惜「家」的能量,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