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海龍

新山下的傳說 2015健海天使(二):從無到有,讓人悶熱難耐的塑膠衣

塑膠衣的構想,應該是在「健康海洋」前,就已經種下,一開始是來自一部紀錄片「海洋塑化記」的一個片段。(劃面如下)

那時就有這樣的想法,而這次天使選定「一次性塑膠」的主題,又剛好是「塑膠袋」跟「吸管」,所以就上網查了台灣一年使用的塑膠袋量是平均年人每年750-780個,本想做成三件塑膠衣,所以有了2340這做數字,但這時,從未想過如何做,因連收不收集的到,都還是未知數。


從6月27日開始,近20位的天使,需跟民眾要到2340個使用過的塑膠袋,一開始,還特製了一個,將其取名叫「藍色海洋」的宣傳物,一方面要讓天使體會,海洋慢慢增加塑膠的數量,一方面是希望引起民眾的注意。

但過程中,一直過了半個月,天使手中收集到的只有不到50個塑膠,看這情況不對,開始讓天使從家中,並到附近店家,甚至到台南新營,一一拜訪店家收集,在這過程中,也獲得很多的店家支持天使,而天使可說是在最後的十天,才收集到第一件750個的數字,第二第三件的數量,一真到出發的前兩天才完成。


但過程的最後三天,有一店家非常支持天使的行動,天使三進三出這家店家,最後給了天使近800多個的新塑膠袋,這讓當下的我,很困惑,不知該如何是好,因若加上這800個,天使確實收集到2600多個塑膠袋,但其中有800多個是新的,但若不算這800個,天使離2340的目標,仍有540個之多,只剩一天就要出發了,心裡很清楚,孩子一回來,散去後,就很難再繼續完成這事情,最後,我告知天使,把這數量算在數字裡面,但不製作第三件塑膠衣。


而當在製作第一件時,該怎麼做呢?


在心中一直是個問號,那時,我手上的雨衣,正因颱風,而破了一個大洞,本打算一針一線的把塑膠袋縫在雨衣上,但一開始執行時,就清楚的在時間壓力下,覺得那是不太可能的方法,那讓怎麼辦呢?

這時,有位天使---海馬,一直是位很有創意的天使,對結構性的組裝,總是有興趣著,過程中,一直會幫我克服或專注在一些道具上的研發。

而他家又剛好是活動硬體的公司,那一天,他剛好從家中拿了一條彈簧線,說要給我用在 「藍色海洋」上面,但我想不出能怎麼用,就一直沒有帶到台南孔廟而放在教室,最後塑膠衣的生成,可說還好有他這一條神奇的彈簧線,簡單的串起了每一個收集來的塑膠袋,於是天使就十個一串,十個一串的把袋袋相連起來,再把一串又一串的頭穿入了牢固的彈簧線上,這樣就自然的成了一件簡單的塑膠披風,再來就是前身的問題了,也還好有一推廣皮環的展示網,想說天使的「以工換願」也快結束了,就把其拿來利用,這一前一後的組合,最後成了一件可暫時穿走的「塑膠衣」。

這過程中,對天使而言,是有趣好玩的。

但對我心中而言,真是不舒服的,尤其是第一次穿上的那前五分鐘,真的很不好受,這光光是在我身體外,就如此的悶熱難耐了,若是在體內,還是得了,但孩子在那過程中,好像沒有這樣的體會,所以,在出發到花蓮的前一晚,我又把這過程,做成了一段投影片,讓孩子在去感受一下這事的嚴重性。

也就這樣,我們在出發前,完成了2件塑膠衣,但成品非常的大,就連寄送都是很大的問題,本打算是讓天使親手拿著,再坐著公車火車,送到花蓮黑潮,誰知出發的一大早,柳營下著大雨,塑膠衣只要一淋到雨,就完蛋了,所以在出發前,又特別開了一輛車,專門為了讓塑膠衣,順利的到達黑潮。

也就這樣,在最後,順利的送到黑潮賴主任的手中,也願這兩件最後可以充分達到向人宣導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」的效用。

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